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1】
根據(jù)《__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組織參加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的通知》(x教廳辦字〔20__〕x號)精神,為落實國家“七五普法”規(guī)劃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進一步深化“國家憲法日”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經(jīng)研究,決定在校區(qū)、系學生中組織開展“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緊密圍繞“學憲法講憲法”活動主題,以弘揚憲法精神為宗旨,立足當代大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通過憲法晨讀、主題班會、演講比賽、主題征文、知識競賽、遠程學習等形式,廣泛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深入了解憲法、尊崇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治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意識。
二、活動時間
10月18日-11月5日
三、活動內(nèi)容
(一)組織開展憲法知識宣傳活動。各系要充分利用教育部全國少年普法網(wǎng)“網(wǎng)上學憲法”欄目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平臺,通過懸掛宣傳標語、宣傳掛圖等形式,普及憲法知識,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
(二)召開“憲法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各系要通過班干部提前到“網(wǎng)上學憲法”普法網(wǎng)搜集有關學習資料,做好主題班會的組織和策劃,通過觀看憲法知識宣傳教育視頻、播放憲法知識宣傳課件等形式,認真學習討論《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三)舉辦主題演講比賽。在學習憲法的基礎上,各系要全面動員和組織開展以講憲法故事、講對憲法的認識與體會、談憲法精神等為主題的演講預賽,并根據(jù)自身情況推選1~2名選手參加校區(qū)、學院主辦的“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比賽決賽。本次比賽由文法系承辦,設置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具體比賽時間另行通知。
比賽結束后,學校將組織指導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錄制5分鐘憲法演講視頻報送省教育廳zd處。__省擇優(yōu)推薦參加教育部舉辦的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比賽,最終優(yōu)勝者將代表全國學生通過網(wǎng)絡和電視平臺面向全國做憲法主題演講。
同時,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將開通網(wǎng)絡“海選”渠道,學生也可以自制5-10分鐘的演講視頻上傳,“海選”的優(yōu)勝者也將參加最后的決賽。
四、活動要求
1.各系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廣泛發(fā)動,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開展一次面向全體學生的法治教育,進一步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弘揚憲法精神。
2.各系要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提供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人人學習憲法、人人了解憲法、人人維護憲法的濃厚意識。
3.各系根據(jù)自身情況可以推薦1~2名參加校區(qū)、學院演講比賽的選手和指導教師,并將“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比賽報名表,于10月26日報文法系,聯(lián)系人: ,聯(lián)系電話: 。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2】
今年12月4日是第二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15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為扎實有效地開展好今年“12.4”國家憲法日活動,將憲法精神貫穿到我市教育系統(tǒng)各個領域,使尊崇憲法、依法辦事成為每個師生普遍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guī)范,決定在全市教育系統(tǒng)廣泛開展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現(xiàn)將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__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弘揚憲法精神,增強全市教育系統(tǒng)法治觀念,為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二、時間安排
20__年“12.4”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結束。
三、活動要求
(一)加大推進力度,積極組織參加教育部首屆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wǎng)絡大賽活動。教育部部署此次競賽,是貫徹黨的__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舉措,更是檢驗各地中小學校法治教育成果的體現(xiàn)。省教育廳、市教育局高度重視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wǎng)絡大賽,省教育廳對各地市教育局組織參賽工作情況實行每天通報。各區(qū)縣教育部門和局屬學校要抓緊全面發(fā)動,盡快組織學生注冊、答題。市教育局將對此次競賽參賽信息做跟蹤督導,并適時通報參賽成績。
如在大賽組織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及時與競賽承辦方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的相關技術人員聯(lián)系。縣級教育局參賽咨詢聯(lián)系人:孫、付,聯(lián)系電話:;學校、學生參賽咨詢聯(lián)系人:史、潘,聯(lián)系電話:。賽事咨詢QQ群:。
(二)精心組織實施,確保“12.4”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各區(qū)縣教育部門和局屬學校要積極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宣傳活動,根據(jù)我市教育系統(tǒng)法治宣傳月活動的具體安排部署,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操作性、可行性強的宣傳活動方案,采取集中學法、專題講座、講師團宣講、文藝匯演、現(xiàn)場咨詢等靈活多樣、師生歡迎的形式,把活動落實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教師和學生,做到全體知曉、全員參與,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各項活動要莊重大氣,形式多樣,務求實效,同時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反對鋪張浪費。
(三)注重擴大宣傳,努力營造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各區(qū)縣、各學校既要組織開展好有聲勢、有影響、效果好的集中活動,又要注重擴大宣傳,確保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掀起聲勢浩大的法治學習熱潮。要通過設立憲法宣傳欄、宣傳墻、宣傳網(wǎng)頁、教育廣場、教育長廊等形式,利用校園報紙、廣播、電視臺,結合學生身邊發(fā)生的法律故事,大力宣講憲法知識、憲法精神,營造濃厚的校園憲法文化環(huán)境。利用國家憲法日的時機,積極組織開展相關活動的宣傳報道,突出活動亮點、突出教育特色。區(qū)縣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對活動情況及時進行總結,建立活動檔案。國家憲法日活動情況將列入全市教育系統(tǒng)“六五”普法評價考核體系。各區(qū)縣和局屬學校在活動結束后將活動總結及相關活動圖片資料于12月15日前上報市教育局政法科。電話:。郵箱:。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日至12月7日
二、活動主題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著力營造活動氛圍。
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把做好今年“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作為“六五”普法和深入推進“法律進學校”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統(tǒng)籌安排。要結合學校實際,運用電子屏幕、橫幅、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媒介,發(fā)布宣傳口號,在學校及周邊營造學習憲法、宣傳憲法的濃烈氛圍,增強師生員工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學習憲法、宣傳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等可以作為宣傳標語內(nèi)容。
(二)整合資源,切實增強活動實效。
各學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和資源,針對教師、學生兩個不同群體,采用不同形式,在師生中集中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活動期間,各學校要圍繞主題,在中小學生中組織開展“三個一活動”:開一次主題班(隊)會、出一期主題板報、舉行一次國旗下講話或憲法法律知識講座。宣傳活動要莊重大氣、形式多樣、氣氛熱烈、務求實效,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反對鋪張浪費。
(三)及時總結,不斷擴大活動影響。
各學校要通過校園網(wǎng)、教育網(wǎng)和當?shù)刂髁髅襟w,及時宣傳本校開展首個憲法日宣傳活動情況和好的做法,形成法制宣傳教育特色,擴大活動的影響面和影響力。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4】
20__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法治建設"。通過法制宣傳日的系列活動,進一步在公民中牢固樹立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的觀念,國家一切權利權利屬于人民的觀念,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對等的觀念,依法治國的觀念,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觀念。我校根據(jù)實際,制定其法制教育宣傳日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我校普法、學法、守法工作的深入開展,切實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以__普法為契機,加強領導、整合力量,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長效保障機制,務求宣傳教育活動取得時效。促進我校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和造就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二、教育內(nèi)容:
此次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日的主要宣傳內(nèi)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
三、活動時間:
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結束。
四、活動原則: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校進程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治本之策,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迫切需要。強調(diào)法制宣傳教育要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施教的原則,重點加強在校特殊家庭學生,問題學生的法制教育。
因為據(jù)統(tǒng)計,在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處于家庭生活不完整的狀態(tài)中,而且據(jù)調(diào)查有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自己法律知識的來源與家庭教育無關,也就是說,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沒有涉及法律的知識。家風不正、父母行為不軌、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家庭暴力等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五、具體工作安排:
(一)、法制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時間:
20__年11月28日地點:學校操場范圍:全校師生形式:升旗儀式安排:鄧華校長宣布20__年南昌現(xiàn)代外國語學校法制安全教育宣傳月開始;值周教師以法制教育為主要內(nèi)容的國旗下講話。
(二)、主題班會法制教育講座
時間:20__年12月1日地點:圖書館三樓會議室范圍:全校師生形式:知識講座
安排:由政教處主任張曉軍主持,法制副校長周校長講有關法制教育內(nèi)容。
(三)、圖案展、宣傳資料發(fā)放、設立法制教育專欄、校園廣播站宣傳
(四)、法制教育宣傳日總結
六、具體要求
(一)、各班級班主任要高度重視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結合法制教育學宣傳月加強對學生法制觀念的教育,認真開展好這次活動。
(二)、在開展活動同時,各班級要及時向德育處匯報開展情況。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5】
為推動青少年學生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根據(j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舉辦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的通知》(教政法廳函〔20__〕40號)和《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的通知》(皖教秘〔20__〕532號)的文件精神,經(jīng)研究決定在我校全體學生中開展“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現(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貫徹落實黨的和__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家“七五普法規(guī)劃”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全面推動學校廣泛深入地開展憲法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憲法、尊崇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治觀念。
二、活動主要內(nèi)容與形式
1、深入開展憲法學習活動。從本通知發(fā)布之日起,各學院按照《教育部關于在國家憲法日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教政法〔20__〕12號)要求,通過主題班會、法治講座、演講、辯論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開設有“網(wǎng)上學憲法”學習專欄,請組織學生登錄教育部普法網(wǎng),利用網(wǎng)絡資源,深入學習憲法。
2、組織開展憲法主題演講活動。各學院要在學習憲法的基礎上,全面動員和組織本學院學生開展以講憲法故事、講對憲法的認識與體會、談憲法精神等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調(diào)動學生參與“講憲法”活動的積極性。
憲法主題演講的要求:
(1)各學院先進行預賽,選拔推薦1名學生,學校將組織評審進行評獎,并推薦1名學生代表我校參加省教育廳的組織評審,該學生及其指導教師將有機會代表我省參加國家舉辦的決賽。
(2)主題演講時間為5—10分鐘,選手可制作PPT、背景音樂等特效。
(3)為保證評選高效有序,本次評選將采用報送視頻方式進行。請各學院于11月4日下午5:00前將參賽材料(視頻和演講文稿)送至黨委宣傳部。
視頻要求如下:演講視頻時長5-10分鐘;畫面清晰,色彩逼真;聲音清楚、飽滿、圓潤;無失真、無噪音雜音干擾,無音量忽大忽小現(xiàn)象;聲音和畫面同步。視頻載體為VCD、DVD或U盤。
在報送演講視頻的同時提供演講文字稿(包括紙質(zhì)和電子文本),文字稿要標明演講學生及其指導老師的姓名等信息。
三、工作要求
各學院要將此次活動作為“七五普法”開局的一項重要普法任務,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組織實施方案,抓緊時間、盡快部署,保證全部學生能及時了解并廣泛參與此次活動。各學院要采取多種方式,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擴大活動影響,營造學習憲法、尊崇憲法的良好氛圍。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將為活動提供網(wǎng)絡資源和技術支持,發(fā)布活動具體細則和范例。各學院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組織學生,提高活動的效率和實施效果。
國家憲法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20__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國家憲法日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全縣教育系統(tǒng)開展好國家憲法日宣傳教育活動,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201x年全國教育系統(tǒng)憲法學習日的主題是: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
二、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指導,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干部師生尊重憲法、維護憲法的法治意識,推進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重視和加強憲法教育。按照《決定》提出的“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要求,創(chuàng)新憲法教育的內(nèi)容方法,探索建立憲法教育的長效機制,增強憲法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三、 時間安排
在201x年國家憲法日當天,以弘揚憲法精神為宗旨,以宣講憲法基本原則和基本知識為重點,全面開展憲法學習教育活動。
四、活動安排
在中小學組織開展“六個一”活動:
(一)開展一次憲法晨讀活動。利用晨讀時間,選擇憲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適當章節(jié)、條款,組織學生集體朗讀;
(二)舉行一次特別升國旗儀式,了解憲法關于國旗的規(guī)定;
(三)上一節(jié)憲法教育課,圍繞憲法學習日主題,以專題教育、學科滲透、社會實踐、班隊活動、遠程學習等形式組織師生集體學習憲法知識;
(四)開展一次以憲法宣傳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展示活動。圍繞國家憲法日主題,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手抄報、書畫展等形式,營造憲法教育氛圍;
(五)由校長或者邀請法律專家為教職工和學生講授一次憲法教育課。
(六)在干部教師學生中開展一次憲法知識測試活動。
五、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全員參與。各單位要切實增強開展憲法教育的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將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作為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制定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和安排。要做到領導教師學生的全員參與。
(二)整合資源、形成合力。要積極邀請法律專家、專業(yè)法律工作者、法制副校長為中小學講授憲法知識,并發(fā)揮家長委員會作用,協(xié)助學校開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
(三)領導帶頭、做好表率。學校領導要積極參加憲法學習,結合四中全會精神和本職工作帶頭談感想、談認識,有條件的學校要為師生講一堂憲法課。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校要制作憲法教育的展板、宣傳資料,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國家憲法日活動,突出亮點、突出教育特色。
(五)認真總結,及時反饋。各單位于12月5日前將本次系列宣傳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六個一活動圖片、媒體報道等)以及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考試情況(領導試卷、成績單、參考情況表、考試現(xiàn)場照片)報政策法規(guī)科,紙質(zhì)、電子版同時上報。
學憲法守憲法班會活動方案【篇6】
目的:通過學習了解憲法的基本原則。
活動過程:
1、什么是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在制定憲法時所依據(jù)的基本理論,在規(guī)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時所遵循的根本標準,它貫穿于憲法的全部內(nèi)容之中,體現(xiàn)著憲法的基本精神,突出反映憲法的本質(zhì)屬性。
2、憲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人民主權原則。人民主權原則的核心就是指國家主權這一最高權力來源于人民,同時永遠屬于人民,人民有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我國現(xiàn)行《憲法》
第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這一規(guī)定充分表明,我國現(xiàn)行憲法不僅確認了人民主權原則,同時也規(guī)定了實現(xiàn)人民主權原則的方式,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二)人權原則。所謂人權就是作為一個自然人所應該享有的權利。我國憲法條文中沒有直接使用人權一詞,而是使用公民的基本權利這一表述。我國憲法
第二章具體規(guī)定了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不僅包括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而且還規(guī)定了公民的勞動權、休息權和從國家及社會獲得物質(zhì)幫助權等社會經(jīng)濟權利。
(三)法治原則。法治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律是國家和公民的最高活動準則,任何國家機關、政黨和團體、公民包括國家領導人都必須遵守法律,在法律的范圍內(nèi)活動;國家任何權力都必須有法律的依據(jù),而對公民權利的任何限制也都必須源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一)政治權利和自由。其中主要包括:
(1)平等權。《憲法》第33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基本原則。
(2)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憲法》第34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3)言論自由。《憲法》第35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論自由是指公民享有憲法賦予的通過口頭、書面、著作及電影、戲劇、音樂、廣播、電視等手段發(fā)表自己意見和自由權利。
(4)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言論自由的擴充表現(xiàn),是廣義的言論自由。它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達其思想和見解的自由。它的主要媒介物是書籍、報紙、傳單、廣播、電視等。
(5)集會、游行、示威自由。
(6)結社自由。結社自由是指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某種社會團體的自由。
(二)宗教信仰自由。《憲法》第36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這是公民基本的權利之一。宗教信仰自由和含義是指:每個公民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或者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這個教派或者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xiàn)在信教的自由,有過去信教而現(xiàn)在不信教的自由。
(三)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阻撓、搜查和審查。廣義的人身自由除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還包括與人身自由相連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和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碼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其他活動和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先決條件。
(四)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和取得賠償?shù)臋嗬!稇椃ā返?1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這是憲法賦予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一種監(jiān)督權。
(1)所謂批評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有提出批評意見的權利。
(2)所謂建議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權利。
(3)所謂申訴權,是指公民的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作出錯誤的、違法的決定、判決而受損害時,受害公民有向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
(4)所謂控告權,是指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揭發(fā)和指控的權利。
(5)所謂檢舉權,是指公民對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向有關機關揭發(fā)事實,請求依法處理的權利。
(6)公民的取得賠償權,《憲法》第41條第3款規(guī)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取得賠償?shù)臋嗬!?/p>
(五)公民的社會經(jīng)濟權利。社會經(jīng)濟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經(jīng)濟物質(zhì)利益方面的權利。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社會經(jīng)濟權利主要包括勞動權、休息權、退休權、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權和獲得物質(zhì)保障權。
(1)勞動權,是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參加勞動并領取相當報酬的權利,勞動是人們生存的基本權利,是其他權利的基礎。《憲法》第42條第1款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2)休息權,是指勞動者在享受勞動權的過程中,有為保護身體健康,提高勞動效率,根據(jù)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而享有的休息和修養(yǎng)的權利。《憲
法》第43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fā)展勞動者休息和修養(yǎng)的設施,規(guī)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3)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權。退休制度,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職工在達到一定年齡后,退出現(xiàn)職,并按照規(guī)定領取一定離休金、退休金,實行修養(yǎng)的一種制度。《憲法》第44條規(guī)定:“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實行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4)物質(zhì)幫助權,是指公民因失去勞動能力或者暫時失去勞動能力而不能獲得必要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時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生活保障,享受集體福利的一種權利。《憲法》第45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zhì)幫助的權利。”
(六)文化教育權利。我國公民享有的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權和進行科研、文藝創(chuàng)作及其他文化活動自由。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在各類學校和各種教育機構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權利。《憲法》第46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47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七)婚姻、家庭、婦女、老人、兒童受國家保護的權利。
(1)國家保護婦女的權益。《憲法》第4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2)國家保護婚姻、家庭、母親、兒童和老人。《憲法》第49條第1款、第4款規(guī)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八)保護華僑和歸僑以及僑眷的權益。《憲法》第50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shù)臋嗬屠妫Wo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